教学内容:
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《语文》三年级下册。
教学目标:
1、认识“塌、冶”等5个生字,会写“燃、熄”等13个生字。正确读写“塌下、金光四射”等词语。
2、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3、复述故事,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。
教学重点:
1、认识5个生字,会写13个生字。
2、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,体会女娲的献身精神,培养想象力。
教学难点:
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,培养想象力。
一、启发谈话,揭示课题
1、同学们喜欢神话故事吗?你们知道哪些神话故事呢?讲给大家听听。
2、人类有史以来,就流传着各种各样美丽的神话故事,这些神话故事可以反映人类共同的、美好的愿望,能表达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情感和心态。如《牛郎织女》《西游记》等,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《女娲补天》。
(收集积累信息,拓宽想象,感悟语文与生活的联系,激发学习情趣。)
二、阅读课文,感知大意
1、自由读: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。
2、同桌互读:读给同桌听,比一比谁读得正确、流利,如有读得不准确的地方查工具书。
3、小组交流:用几句话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?
4、生汇报学习收获。
(给学生读书的自由,尊重学生阅读方式,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。人人参予互动,展示读书成果。)
三、细心品读,细致感悟
1、指名读文,适时点拨:⑴女娲为什么要补天?⑵女娲是怎样补天的?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女娲补天的艰难?⑶从“女娲补天”这个故事中,你体会出女娲具有什么精神?
2、指导朗读,激发情感:体会女娲冒生命危险拯救人类的伟大精神。
(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,提高阅读能力。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文字蕴涵的情感,培养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。)
四、交流释疑,赏析朗读
1、读文思考,标出不明白的地方。
2、说一说喜欢文章的哪部分?说出喜欢的理由。
3、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故事情节,小组交流感悟故事的神奇。
(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,进一步加深对文章的.理解,也增强语言表达能力。培养学生细心倾听的好习惯。)
五、互助合作,练讲故事
1、自主练习讲故事。
2、将故事讲给本组同学听;可以几个人合作,各讲某些情节,连成一个完整的故事,也可以讲自己最感兴趣或最精彩的情节;还可以创造性地改编、续编故事。
(通过编、讲故事,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合作精神,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,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得到提高。)
六、识写生字
1、复习巩固已学过的识字方法,自主独立认识生字,如熟字带生字、加减或替换偏旁、字形比较。
2、教师点拨提示:“冶”读“yě”,不能读成“zhì”,“挣”是多音字,文中读“zhēnɡ”,不读“zhènɡ”。
3、发现书写规律:有9个字左窄右宽,1个左右均衡,观察左窄右宽的字如何占格,范写“燃、熄”等字。
(注重学生积累识字方法,激发写字兴趣,提高书写能力。)
七、课后作业
1、抄写喜欢的语句。
2、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或邻居小伙伴听。
教学目标
1、会认5个生字,正确读写“塌下、挣扎、熄灭、冶炼、金光四射”等词语。有感情朗读课文,了解女娲冒着生命危险,克服重重困难补天的过程。
2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,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。培养学生品读、感悟课文的能力,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。
3、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畏艰险、甘于奉献的精神。
4、体会女娲补天精神。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博大,激发民族自豪感。
重点难点
重点: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,冒着生命危险、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。
难点: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。
教学流程
一、揭题导入
1、出示神话故事经典人物。
2、引出女娲补天图进行介绍。导入课题,齐读课题。
3、看到这个课题,你想知道什么?有什么问题要问?
4、交流小结。
二、初读,检查生字
1、播放全文动画配乐范读。
2、看了这个动画片,你想说什么?交流。
3、自由轻声地读课文。(注意读准字音,难读的.字多读几遍。)
4、检查生字。重点正音“冶炼”,带读。
三、学习第一、二段,解决问题一
1、女娲为什么补天?请一个同学来读读第一段,其他同学用横线画出描写女娲为什么补天的有关语句。
2、指名答,交流:哪些语句在写女娲为什么补天?再出示文中句子。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?读读这句话,指导读“天哪,太可怕了!”一起读出你们的担心、焦急!把可怕的场景读出来。
3、我们再来看看灾难之前,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?快速找出文中的句子。出示文中句子。再把加点的两个词读一读。
4、可是如今呢?大地上再没有?人们再也不能过着?只能?只能?
5、看到这些,女娲的心情会怎么样?为什么?
6、女娲为了救人们,先做哪些事?(求雨灭火造船救人)
7、从“立刻,求”等词中进一步体会女娲焦急、难过的心情
8、过渡:人们是否真正脱离了危险?从哪里看出?女娲为了彻底拯救人们,决定怎么做?那她是怎么补天的呢?
四、学习第三、四段,解决问题二
1、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的第三、四自然段。和同桌讨论一下,女娲是怎么补天的。请在文中圈出这三个字“找——炼——补”。(在这些文字中加上一组表示顺序的词:先找五彩石——然后炼五彩石——最后补天空。)
2、女娲是怎么找五彩石的呢?请同学们自由读读第三段。
女娲找五彩石容易吗?(不容易)请你们再读读这几句话,把你认为找五彩石不容易的词句多读几遍,好好练练,能读出她的艰辛就更好了。交流:你从哪里感受到她找五彩石的不容易?
(1)指名读找五彩石不容易的句子。
(2)从这段话,你感受到了什么?为什么?
(3)体会感悟显屏词语。你为什么要突出这些词语?
(4)想象女娲找纯青石可能遇到的困难。
(5)再读句子。
3、女娲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齐了五彩石,她是怎么炼石、补天的呢?
(1)请同学们默读第四段,想想这段共几句话?哪些句子在写“炼石”?哪些句子在写“补天”?用圆圈圈出描写女娲炼石、补天的动词。
(2)交流,出示句子。
(3)这段写了“炼石”“补天”两个部分,你喜欢哪个部分?为什么?
(4)还有喜欢别的部分吗?你为什么喜欢这部分?
(5)谁来读描写女娲补天时的句子。
(6)女娲往上一泼,天空出现了什么变化?出示“金光四射”图
(7)太神奇了,谁来读读?(指名读、齐读)
4、现在,人们经常可以看到天边有什么出现?出示五彩云霞图片。
5、此时此刻,你想对女娲说些什么?
五、回归整体,歌颂升华
这个神话故事展示了一个神奇的女娲,一个了不起的女娲。让我们记住——女娲补天
六、作业
1、推荐阅读《神话故事名篇导读》。
2、背诵和抄写你印象深刻的句子
一、故事导入,激发学习兴趣
1、同学们,你们喜欢神话故事吗?看过哪些呢?
2、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、勇敢,他们凭借丰富、大胆的想像,创造出了许多优美的神话故事,创造出一个个离奇的神的形象,女娲就是其中的.一个。传说中的女娲长着蛇的身子,人的头,她见大地上没有人类,就用黄泥捏成了小人,创造了人类,她为了人类的生存,不顾辛苦,不怕凶险,不停地工作,为人类造福。
3、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《女娲补天》的故事。(板书课题)
二、自读课文,了解故事大意
1.出示自读提纲:
①自由读课文,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?
②有弄不懂的地方请做上记号,准备提出。
③文中哪些地方使你感动?为什么?
2.学生自读。
3、全班交流。
(1)指读课文,纠正字音。
(2)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?
(天塌地陷,人们被水火所围困,女娲把人们救了出来。又拣五彩石冶炼,补好了天。)
(3)质疑。(师生评议解决)
三、品读课文,感受故事情境
1、指导学生读好课文,并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受感动的段落读给同学听,教师相机指导。
2、播放《女娲补天》无声动画,由学生设计台词,为动画配音,再次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。
四、联系实际,拓展延伸
学了课文,女娲的哪一点精神打动了你?(不顾艰险为民造福。)由此,你还想到什么人?你想说些什么?